close
猶記得剛開學時,還鼓勵高一同學們好好開始新生活;瞬忽,已屆期末,我就在二樓的體育班教室內監考。
樓下的重量訓練室剛搬遷到舊宿舍,就已有工人朋友們前來大興土木,即將打造成新的輔導室。就算濃烈刺鼻的強力膠在施工期間在所難免,但施工時的大聲呼喝,總是會吵到埋首作答的同學們。我前往走廊,正準備委婉地向樓下出聲提醒,就見到工人朋友們正與校長旁若無人地交談著。
當下,腦中閃過了在某校代課時的監考經驗。
這某校的國三教室旁就是高中部的教室,國高中的考試時間兀自不同,當國三同學們還在振筆疾書,隔壁走廊卻已經人聲鼎沸。在國三教室監考的我出言制止喧嘩的同學,竟是回瞪我凶惡的白眼。
大西洋的颶風有可能隨著全球性的暖化,愈發猛烈成災;
風暴期的年輕人也隨著管教法令的軟化,更加肆無忌旦。
回想起這不愉快的經驗,才略一遲疑,當下,另一個聲音提醒了我:「Who cares ?」連在場關心施工的校長都沒制止了,連比我更接近施工場地的教務處都沒出面了,我一介草民,何必強出頭?
===
隔天,在國三教室監考「健康教育」。
那是放假前的最後一堂考試,發完考卷沒多久,許多同學就已無所事事,有人神遊,有人趴著,有人玩筆,有人就在考卷上畫畫,還有人拿著尺充當鋸子,整修著受傷手臂上的石膏。
我正準備前往制止那鋸石膏的響聲,那同學已轉頭見到我眼神中的殺氣,自動把尺放下。不過放眼望去,同學們早已沒有在作答,似乎也都不以為意。
「Who cares ?」感覺整間教室只有我在意這件事。反正,大家都只是在等下課罷了,我何必一頭熱?
該怪他/她們嗎?敝校規定不能提早交卷,如果換作是我在考試,考完我也只能枯坐著等那下課鐘響!心不在這,硬將他/她們綁在教室裡有什麼意義呢?難怪他/她們會找點事來做了,可憐著他/她們,我這監考老師也只能無奈地任由這時間流逝。
「噹~噹~噹~噹~~」「耶!~~~」鐘聲伴隨著全校同學的歡呼聲,解脫了!
我也是!
===
沒想到,那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次讀書會,而且就這麼草草結束,連拍張合照,好好謝謝大家也沒有。本來只是一時興起繞道萬巒買了些豬腳,無意間竟也讓豬兄見證了這場絕響。
大家真的太忙了呀,下次聚會竟然挪不出時間!而我也著實無力!
從讀書會的資料夾中打開當年讀書會的三個目標:
一、讓成員們都能跨越教育界的高牆,順利覓得教職;
二、提升專業與教學功力,當個好老師;
三、對地球科學教育能有所貢獻。
Who cares ? 是不是只有我一頭熱?這本來就只是自發性的、由熱情串起來的、沒經費也沒強制的聚會。如果不是大家想要的,如果仍在流浪的老師都不在乎了,如果大家都有更重要的事要忙(我也是呀!),那何必把大家留在讀書會?
這段時間,感謝大家!感謝黃老師提供場地,感謝春蓉老師和榮柳老師,如此資深卻仍拋夫棄子陪伴我們這些小毛頭。感謝志鳴老師如此高手,當我們身陷艱深的天文迷陣時,以豐厚的功力解救我們,協助我們突破重重關卡,更上層樓!感謝瓊儀老師長期以來協助我們購買便當,來到教室即有美味晚餐,一解民生問題!
感謝之外,我自己做了一些檢討:
》時間分配不佳:
雖然大家都有共識時間到就開始,但難道我們就唱雙簧或三缺一?等人到齊了一些,往往已拖延了半個多小時。僅將讀書進度報告完,就常常已近8:30 P.M.,其他教材疑難,心得分享,互吐苦水的時間,就被大幅壓縮了。
》選書不當:
雖然我們選《天文學物理新視野》這本書,就是要讓大家對天文學紮馬步,不過顯然我們太高估了自己。讀書會應該是要讓大家來這裡輕鬆學習的,而不是要給大家扛不起的壓力。否則,白天已那麼疲累,晚上還要自討苦吃,讀書會真的走不遠。
》執行力不足:
高中新教材首度通車,試營運期間的教材疑難、教學心得必定精采紛呈。只是我們少有時間翻開課本分享討論;國中老師們都新接任班級導師,卻少有時間讓大家聊聊學生問題,以及班級經營的妙招。太著眼於每週的讀書進度,卻沒給大家想要的聚會,沒有讓大家有抒壓充電的感覺。這已不叫讀書會,而是聽演講,那又何必?
本來期末的讀書會還要做些展望,還有許多的「敬請期待」......或許,就讓它隨著麥克諾特彗星遠颺吧!
Who cares ?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