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 http://epaper.edu.tw/DU/?p=62

謹此引用教育部杜部長96.1.4的部落格文章。

  邊際土地的開發利用,看起來一時間獲得很大的土地開發利益,但當颱風豪雨來臨時,大自然是來「收復失土」,常會造成大災害。

  問居民為何不搬家,居民說,這是號稱百年來的災害,所以再發生也是百年之後,而且還能搬到哪裡去?結果這10年來,同一地點被沖掉3次了。(欽按:此即天然災害在同一地點的「再發性」)



  感謝林俊全教授的分享,感謝部長撰文表達對台灣環境教育的關注與深思。但文中提到某些現象的說明,與同學在課堂上所學略有出入,同學宜加思辨,並與地理或地科老師討論。

部長文中提到的行星風系(Planetary wind system)






關於行星風系
可參考
http://content.edu.tw/senior/geo/ks_ks/book1/climate/title/m5.htm
http://etextbook.geo.ntnu.edu.tw/lesson2/Keyword2/行星風系.htm



  感謝部長,也支持部長欲讓台灣的防災教育起而行,以及推動研發防災教材的美意。由教育作起,讓全民同共捍衛脆弱的台灣環境。

  當專家們用心撰寫了防災教材分送全國學校,請問由誰來教?屆時是要增加地理老師的教學負擔?或是讓學生自行研讀?

  如果部長檢視中學科目,會發現早已有一個被嚴重忽略的防災教育:地球科學。

  再請部長翻翻地球科學教科書,瀏覽天然災害、地球系統、全球變遷、永續發展等內容,相信那就是部長想要開發的防災教材。

  再請部長查一查有多少學校的地球科學課程是由他科的老師兼教,相信部長也會慨嘆任由地科老師們在教育高牆外流浪,是防災人才資源的浪費。

  普通高中九五暫綱,現有高一必修「基礎地球科學」及高二選修「地球與環境」。只要教育部能深刻體認「具有環境素養國民」的重要,能輔導各級學校落實現有之地球科學教育,相信部長毋需大費心力另起防災教育之爐灶,即能造福台灣這脆弱又壯麗的大地!

  期待從部長的發想開始,能在教育界中風行草偃,讓全民共同來捍衛地球!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ng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