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ttp://www.cwb.gov.tw/V5/seismic/Data/quake/EC1226202667106.html


↑ 引自中央氣象局



  地震發生前才剛和一位在台北的朋友講完手機,才剛離開桌前,走沒幾步,就感覺桌上的手機「似乎」又在震動了。返回桌前,還沒來得及檢視手機,就傳來一陣天搖地動......心中一驚:原來剛剛那「似乎」的感覺,並不是來自手機震動,而是地震波!


↑ 引自中央氣象局,高雄市強地動震波圖


  一開二關三躲避,幾分鐘後,突然又感受到明顯的、垂直方向的微微震動,心頭又再次一凜:P波!

http://www.cwb.gov.tw/V5/seismic/Data/quake/EC1226203464107.html

↑ 引自中央氣象局


  這個地震的規模雖然沒有之前的大,但震央更靠近台灣陸地,所以我感受到的震度更大!規模6.7的那次地震,高雄市震度4級;規模6.4的這次地震,高雄市震度5級!


》地震波(P波、S波、表面波)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地震波

  教地科教了這麼久,這還是我第一次明顯感受到P波。為什麼P波會難得讓人感受到?一方面地震的突然發生常讓人慌亂之中難以細察;二方面P波在傳遞的過程中,振幅會衰減地很快,所以如果我能明顯感受到垂直方向震動的P波,一般而言表示有兩種可能:(1)我離震源很近,P波仍保有相當大的振幅;(2)地震的規模很大,我遇到了大地震!高屏地區大部份地質鬆軟,較難累積地殼變形的能量而產生大地震。因此我在高屏地區感受到的地震,多是從遠地傳來,自然難以明顯感受到P波。

》台灣地震觀測,感謝王乾盈教授撰文,文末有提到「高屏地震稀少區」
http://earth.fg.tp.edu.tw/learn/esf/magazine/970303.htm

  召喚出電腦中的Google Earth,輸入地震報告中震央的經緯度「22.4N,120.51E」,螢幕馬上帶我飛覽至林邊溪出海口,大鵬灣附近。再使用距離測量工具,我與震央只相距約37公里,也難怪感受得到P波了。


↑ 震央位置圖,以Google Earth程式輸出





相關新聞連結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6/8/8h9b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6/17/8hbr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6/17/8h9s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6/17/8hbt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7/8/8iup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7/17/8iha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9/8/8lz3.html
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061228/1/8jaz.html

  對於上述幾則新聞報導中對於「規模」與「震度」的使用,同學們宜詳加思辨,對照課本上的文字及老師課堂上的說明。


》規模(magnitude):表示釋放的能量大小
http://scman.cwb.gov.tw/eqv5/eq100/100/025.HTM

》震度(intensity):以地表震動的加速度分級
http://scman.cwb.gov.tw/eqv5/eq100/100/035.HTM



↑ 引自中央氣象局地震百問

  南台灣的陸地已經很久沒遇到這麼大的搖撼了!其實台灣本來就是一座地震島,沒有地震,台灣就不會浮現在世界地圖上。地震是這顆行星不斷發生的「正常現象」,是地震影響到了人類活動,我們才稱之為「災害」。其實住在台灣隨時都要有防震意識及防震準備,請繼續提高警覺,安心地打拚過生活吧。祝福大家平安!也期望各種防震的軟硬體早日臻於完善,讓地震不再造成「災害」!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ungch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